
10月26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中俄法學比較研究中心成功舉辦《當代新挑戰——法學新視野》圓桌會議。會議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舉辦(深圳——線下,莫斯科——線上),該活動同時也是首屆知識科學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的首席立法咨詢專家、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監察司法委員會委員黃亞英教授以及深圳市社科聯、深圳市律師協會的領導與專家參加會議。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長李和章向參會者發表致辭。

中俄法學比較研究中心主任、學校第一副校長沙赫賴介紹了中心自2021年5月運作以來所取得的成果、2023年-2027年的工作方向,以應對深圳市在法制保障與治理層面所面臨的問題。該論題在隨后中心科研人員的報告中被進一步展開——他們是法學博士、教授阿斯塔木耳·特捷耶夫,法學博士、教授魯斯蘭·布德尼克,政治學博士、副教授斯維特蘭娜·波波娃,講師、法學博士楊天放,第一副校長秘書、政治學博士張湛。

中俄法學比較研究中心第一副主任、學校黨委書記、副校長朱迪儉從黨的二十大出發,講述了比較法學的任務以及法學中心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行性。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法學博士李壽平介紹了中心與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合作的關鍵方向。他強調,中心不僅應研究中國和俄羅斯的法律,還應對法律規制的世界經驗進行研究,這也使得大型數字法律信息庫的創建與外語的掌握變得非常重要。

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深圳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深圳大學經濟特區立法研究中心主任黃亞英的發言引起了與會人員強烈反響。黃亞英表達了對法學中心的期望,希望其成為深圳落實法治政府這一目標的重要工具。

俄羅斯首席國際法專家、俄羅斯科學院國家與法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俄羅斯聯邦外交部國際法委員會成員、法學博士加林娜·新卡列茨卡婭介紹了在國際關系中落實法治概念的可能性。

深圳市社科院政法所所長、研究員李朝暉就《以法律評介服務中俄交流合作深入發展》發言。

中心的首席科學顧問復旦大學楊心宇就比較法背景下中俄政治與法治實踐經驗借鑒的重要性作了報告。
俄羅斯聯邦安全理事會戰略規劃問題科學委員會成員阿利克·哈比布林就世界法律體系的趨同以及開發新的比較法律研究方法的必要性發言。
法學中心將在近期總結完善中心定位、研究方向,并充分吸納圓桌會議與會者的建議,形成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中俄法學比較研究中心的路線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