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由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承擔的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專項委托課題“1949-1978年港澳青年政治認同”研討會在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
來自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清華大學港澳研究中心以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7位專家出席會議并發言。與會專家一致贊同,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七一講話”和《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為課題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在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香港同胞從未缺席。歷史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經過實踐反復檢驗了的,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根本利益,得到14億多祖國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門居民一致擁護,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同。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是港澳同胞以及港澳青年的主流意識。無論在民族救亡的艱難歲月,還是在民族復興的偉大歷程,港澳同胞的“中國心”一直未曾改變,絕大多數港澳青年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本課題聚焦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30年,這樣的專題課題具有開拓意義和學術價值,對做好當下港澳民心的維系工作富有啟發。與會專家認為,這30年的實踐充分表明,當祖國發展形勢好,政策好,國力強盛,人民幸福的時候,港澳同胞尤其是港澳青年的國家認同就會增強;而當祖國發展陷入停滯,政策失當(“極左”或“極右”)而導致民生凋敝的時候,港澳同胞尤其港澳青年的國家認同就會削弱。歷史經驗反復證明,只要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初心,始終堅持以人民(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為中心的立場,就能守住港澳同胞的心,為“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奠定堅實社會基礎。

本次研討會由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郭正林教授主持,馬克思主義學院楊彥哲博士、王蘭博士作發言;清華大學港澳研究中心曹二寶教授作主題發言,宛軍教授提供了意見建議;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安娜在線上全程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