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5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過渡校區迎來了首批115名本科新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迎新活動的志愿者全部為該校新生,主動為同齡人服務的熱忱讓人感動。

莫斯科大學語言系教授、科學博士杜納耶娃(左)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俄語中心執行主任普里亞耶娃(右)展示俄語強化教材。
開學啟動為期4周俄語強化訓練
該校招生負責人韓寶玲教授介紹,該校2017年首次招生,面向7省1市(廣東、黑龍江、陜西、山東、安徽、福建、湖南、北京)招收國際經濟與貿易、俄語、數學與應用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4個專業115名中國籍本科生。首次招生,采用基于高考成績的“631”綜合評價錄取模式,即,高考成績占60%、學校測試占30%、學生學業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占10%。最終錄取了115名中國籍本科生,其中理科90人,文科25人,招生計劃已全部完成。被錄取考生的高考分數全部超過一本線,其中理科考生的分數平均超出48分,文科考生平均超出32分。據悉,新校區預計兩年后啟用,過渡校區將歸還政府,或將歸于體育學院使用。
該校俄語中心執行主任普里亞耶娃介紹,新生入學后即開始為期4周、每周36學時的俄語強化訓練。莫斯科大學派出了經驗豐富的俄語教師隊伍,并專門組織專家團隊,為該校編寫了一套俄語教材《學在深圳》,新生們經過俄語強化訓練之后將正式開學。
記者獲悉,該校畢業生需要通過中方的畢業論文答辯以及俄方的畢業考試,方可獲得中俄雙學位。
學生們持有寫著中、俄、英三語的錄取通知書,迎新現場亦布置著三語海報,都悄悄彰顯著這所學校與眾不同的國際化特色。在首日的迎新過程中,早晨6:30,第一輛迎新大巴就從校園駛出,前往深圳北站和深圳機場,而校內各崗位的工作人員7點前已經全部到位。教學樓一樓大廳設置了咨詢服務、繳費一卡通、宿舍安排等方便學生快捷完成登記注冊、辦理入住等手續的接待站。學校還為家庭困難學生開設了“綠色通道”,保障被錄取的學生不會因家庭經濟原因影響入學。
哈爾濱雙胞胎姐妹入讀俄語專業

來自深圳第二實驗學校的周坰君,入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他和同專業的趙明康主動報名擔任了迎新志愿者。
來自深圳第二實驗學校的周坰君高考517分,報讀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他非常喜愛俄羅斯文化風情和歷史人文。他表示,“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下,勢必面臨人才緊缺,通過在北理莫斯科這種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可以讓自己變得視野更開闊。他也表示,雖然這是一所新學校,但是他堅信自己的選擇,也會勇敢面對將來的挑戰,克服俄語發音方面的困難。由于提前到校,周坰君和同專業的安徽考生趙明康一起報名擔任了迎新工作的志愿者,趙明康也表示沒有接觸過,但是學習俄語可能會有一定壓力。
來自龍城高級中學的朱冬琴同學介紹,該校有5名同學考取了北理莫斯科大學,作為一名理科生,她選擇了應用數學專業。她直言,是一位同學兼好友公派俄國留學,影響了自己。

新生雙胞胎姐妹花張伊翹(右)、張爾楚(左)和媽媽(中)。
一對來自黑龍江哈爾濱的張伊翹、張爾楚雙胞胎姐妹同時進入俄語專業,在新生中未露面人已“紅”。雙胞胎姐妹在媽媽的陪伴下完成了入學手續,雖然沒有入住同一間寢室,但是對學校的環境表示非常滿意。兩姐妹表示,雖然沒有接觸過俄語,但是從小對俄羅斯文化耳濡目染,來深圳讀大學、學俄語,而且姐妹倆居然不約而同地心儀同一所大學,讓這一選擇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贊同和支持。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長趙平接受媒體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