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玩法-网上百家乐官网哪家较安全

深北莫新聞

首頁 > 深北莫新聞 > 媒體聚焦 > 正文

媒體聚焦

SMBU

【轉載】羅蒙諾索夫:俄國科學史上的“彼得大帝”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5-10    閱讀次數:

文章來源: 鳳凰周刊(北京)

文 / 陳安

羅蒙諾索夫:俄國科學史上的

米哈伊爾 瓦西里耶維奇 羅蒙諾索夫(1711-1765)

 

俄國圣彼得堡省有兩座以偉大人物命名的城市——羅蒙諾索夫和普希金。羅蒙諾索夫城原名“橘子鎮”,北臨芬蘭灣,是羅蒙諾索夫的誕生地;普希金城原名“皇村”,普希金曾在皇村上中學。這兩城之間相隔41公里,這兩人的年紀相差近90歲,彼得堡人以城名來紀念這兩位俄國文化的奠基者、對俄國社會影響極為深遠的文化宗匠。

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是莫斯科大學的創辦者,該校全名為“M·V·羅蒙諾索夫莫斯科國立大學”,自1755年開辦以來,始終是俄國最重要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中心。普希金曾這樣稱頌:“羅蒙諾索夫是一位偉人。在彼得一世與葉卡捷琳娜二世年間,他是啟蒙運動的唯一擁護者,他創辦了俄國第一所大學,或更恰當地說,他自己就是我們的第一所大學。”羅蒙諾索夫知識之淵博,學問之深湛,確可以“大學”喻之,且是國家歷史上的“第一”,故有“俄國文明之父”的譽稱,也常被稱為“俄國科學史上的彼得大帝”、“文藝復興時期式人物”、“俄國的達·芬奇”。

博學多才的“知識分子”

羅蒙諾索夫是科學家,歷來有關他科研成就的介紹,都要分別列為“物理學上的”、“化學上的”、“地質學上的”、“天文學上的”,不論在原子-分子學說、熱力學方面,或在質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方面,他都有所研究,并有重大發現。他用實驗證明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相等,這一發現比法國“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發現物質不滅定律早18年。連遙遠的金星也是他的研究對象,他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天文,發現這顆行星的大氣層比地球大氣層更厚重、更濃密。有學者還說他是個“玻璃吹制工”,那是說他愛自己做實驗,曾研制、發明彩色玻璃,創作了俄國第一幅彩色玻璃鑲嵌畫。

他是語言改革家,不論在純潔俄羅斯語言、豐富俄語詞匯方面,或在使文學語言接近口語方面,都曾大力提倡,并親自實施,撰寫書信時總是使用最地道的俄語。他的《俄語語法》《修辭學》等著作對俄語改革起有重要作用。他因吹制玻璃,曾寫過一篇《論玻璃的益處》,其題材甚為乏味,曾遭人嘲笑,但其語言之準確、精美,俄國文學史家米爾斯基說,可以把它編入中學教科書。

他也是詩人和詩體學家,為俄國文學引入新的作詩法體系,并以此寫下第一首俄語詩作。但他不是普希金那樣的詩人,米爾斯基指出:“羅蒙諾索夫的主要詩歌作品是頌詩,即宗教頌詩和儀典頌詩。它們并非個人體驗之表達,卻是一個民族、至少是該民族知識精英之情感和抱負所發出的聲音…… 這些頌詩詠唱俄國軍隊的光榮和帝國的偉大,但它們首先頌揚的卻是科學、知識和工業。”他詠誦“立法者”上帝,但更希望并相信俄國會有自己的杰出哲學家和科學家,曾在詩中寫道:“俄羅斯大地能夠/誕生自己的柏拉圖/和智力靈敏的牛頓。”

羅蒙諾索夫絕對是一位“知識分子”,他比拉季舍夫早出世近40年。拉季舍夫之所以被稱為“俄國第一位知識分子”,那是因為在俄國,“知識分子”的含義除了有知識之外,還應有深沉的苦難意識、拯救意識和為民請命的志向,拉季舍夫在這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因而遭到沙皇專制政府的蠻橫迫害,最終為自己的抱負而獻身,在俄國文化史上留下悲壯的一頁。羅蒙諾索夫則以他的博學多才、勤奮工作、科研成果、語言改革,也以他對教育事業的巨大貢獻而名垂俄羅斯歷史。

俄國科學院院長瓦亞羅夫曾這樣評價羅蒙諾索夫:“他的天才影響,他的勞動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我們的語音,我們的語法、詩歌、文學,全部都是從羅蒙諾索夫那里成長起來的。只有通過羅蒙諾索夫,我們科學院才真正具有意義。”

有“知識分子之父”之稱的別林斯基,以文學語言褒揚羅蒙諾索夫,他寫道:“羅蒙諾索夫仿佛北極光一樣在北冰洋岸發出光輝,這個現象光耀奪目,異常美麗。這證明了一個人可以適應任何情況和任何氣候,因為天才能夠戰勝厄運所設下的一切障礙,最終還證實一個俄羅斯新人能夠完成一切偉大而美好的事業。”

戰勝命運中的一切障礙

羅蒙諾索夫英才卓犖、名聲彰顯,但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風順、平步青云,卻真是“戰勝厄運所設下的一切障礙”的一生。他不是降生于貴族或農奴主家庭,沒有住過莊園,沒有受過奴仆的伺候,父母親給了他很高的智商,但并未給他書香門第和優裕生活。1711年,他出生于一個漁民家庭,10歲時便開始幫助父親深海捕魚,少年時光大多在父親的漁船上度過,北海的波浪和北冰洋的冰山是他幼時最深刻的記憶,半世紀后還寫了《論北方海洋冰山之形成》《簡述北方海洋多道航程》等書文。

他父親后來用船做貨運生意,他也跟著跑買賣,心里覺得很無趣。母親早逝,繼母為人刻薄,他常遭她責罵、譏笑。他從小就渴求知識,可無書可讀,后跟他家的鄰居和村里的東正教輔祭讀書識字,多年所讀的大多是宗教書籍,但他沒有因此成為熱忱的教徒,成年后信奉理性的“自然神論”,認為上帝創造世界后即不再干預世界,任由世界按自然規律運動。

當年,彼得大帝呼吁并實施把俄國改建為一個現代國家,年輕的羅蒙諾索夫為此甚為動心,向往自己能受到良好教育,最終加入學者行列。19歲那年,他父親迫使他結婚,他不愿聽從,終于決心離家出走,離開這個欠缺文化的漁村,前往莫斯科。父親對他此舉自然甚為不滿,不給他足夠的盤纏,他便隨當地漁車隊而行,雙腳走到莫斯科。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未來的大知識分子,怎樣離開芬蘭灣畔的漁村,沿著涅瓦河和伏爾加河,從彼得堡跋涉到莫斯科,走了980多公里的路,就為了學習,為了受教育,為了做有知識的人。60年后,拉季舍夫撰寫《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時,一定會想起當年走在這條漫長道路上的羅蒙諾索夫,也會因為看到這條路上依然充斥著專制社會的特權和偏見、貧窮和愚昧而感到沮喪。

羅蒙諾索夫一生向往社會改革,但俄國貴族階層和宗教界出于偏見,憂懼教育和科學的發展,所以總是抵制改革,不讓社會底層子弟取得教育機會。羅蒙諾索夫一到莫斯科就遭一所貴族學校拒絕,顯然因為他只是一個漁民的兒子,所以當他到斯拉夫-希臘-拉丁學院申請入學時,為避免因自己出身卑微再次被拒,便謊報自己是牧師之子,其謊言幾年后被發覺,他差一點被開除學籍。

在莫斯科靠獎學金學習期間,他租住陋室,吃黑面包,喝克瓦斯(俄國低度淡啤酒),學業上則進步神速,僅用一年時間掌握拉丁文,并自修了希臘文。3年后被保送到基輔一所學院,但他不喜歡那里的教學,不久后便返回原校,因有強健身體和非凡智力,8年的課程他在5年內即修畢,并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畢業。1736年,他獲獎學金至圣彼得堡學院進修,在那里埋頭苦學,7個月后獲得以兩年獎學金在德國黑森州馬爾堡大學深造的機會。

18世紀中葉,馬爾堡大學是歐洲最重要的大學之一,德國著名博學家、數學家、啟蒙哲學家克里斯蒂安·沃爾夫當時在該校執教。作為他的學生,羅蒙諾索夫在哲學上和科學管理方面受益匪淺。進入該校后,他迅速掌握德語,然后開始認真學化學,欣喜發現17世紀愛爾蘭化學家、自然哲學家羅伯特·玻意耳的重要作品,仔細研究了有關物質基本微粒概念的“玻意耳定律”。他用3年時間廣泛閱讀、研究西方哲學和科學重要著作,其思想因逐漸擺脫陳舊偏見、狹隘觀念而變得自由、開放。

1739-1740年,他在德國薩克森地區弗賴堡研究所攻讀礦物學和冶金學,課余抓緊時間閱讀德國文學作品。幼時因讀《舊約圣經》中的《詩篇》而對詩歌發生興趣,所以在德國曾與多名詩人結交為友,自己也開始賦詩。當時,歌德與席勒尚未出世,當歌德呱呱墜地時,羅蒙諾索夫已至不惑之年。

德國的學生生活并不平靜,羅蒙諾索夫曾有各種復雜感受。有一學期獎學金被扣發,他擅自離校,在歐洲逛蕩一年,遇到普魯士軍隊抓壯丁,他也被抓,被關進一個城堡,最后居然像大仲馬筆下的“基督山伯爵”一樣成功逃逸。在上馬爾堡大學期間,他曾寄宿在一個啤酒商的寡婦家里,愛上了她的女兒伊麗莎白,1740年與之結為連理,盡管兩人分屬于不同宗教,按陳規不能成婚。后來,他發現靠俄國科學院不定期提供的微薄津貼很難養家,而且每況愈下,便于1741年返回圣彼得堡,就職于俄國科學院物理部。

科學與文學皆無國界

當時,掌控俄國科學院的多半是德國人和不懂業務的貴族,他們漠視羅蒙諾索夫的能力,不給他安排具體工作。這個年輕才子自然無法容忍這種外國人指揮本國人、外行領導內行的反常現象,加上他自信、自尊,性格比較沖動,不易自制,因此常與其上司和同事發生沖突。

據其同事回憶,羅蒙諾索夫激烈反對科學院內由德國人占支配地位的狀況,曾告發德國教授無能、剽竊、行賄,“有時候,他會在酒精影響下闖入辦公室,嘲笑他的同事連初級拉丁文也不懂,說他們是‘廢物’,甚至用手指做猥褻動作”。就這樣,他于1743年5月被捕入獄,罪名是“違反行為規矩”。身陷囹圄,羅蒙諾索夫也未忘業務,擬定了一項早在馬爾堡大學時就萌生的著述計劃,即撰寫《關于基本微粒哲學和物理學的276個注釋》。

羅蒙諾索夫:俄國科學史上的羅蒙諾索夫在莫斯科天文館觀測星象

他在監獄里待了8個月后被釋,因為他寫了兩首獻給伊麗莎白女皇的以愛國和科學為主題的頌詩,女皇讀了高興,他也就提前出獄,并因此贏得了詩名。顯然,羅蒙諾索夫懷有的兩種激情——對祖國和科學的熱愛,連女皇也被感動。正如米爾斯基在《俄國文學史》中所說:“羅蒙諾索夫唯一的夢想,就是創造出堪與西方比肩的俄國科學或俄國文學。他耿直不屈的性格,以及堅定的自尊意識,為他贏得廣泛尊重,而在他所處的時代,原本只有出身和權勢方能贏得尊重。即便伊麗莎白宮廷里權位最高的人,也會本能地感覺到羅蒙諾索夫的優勢,深知不能去欺辱他。”

羅蒙諾索夫盡管對科學院里的德國人懷有敵意,但他這位德國留學生從未否認德國科學家的成就,也不拒絕與有真才實學的德國科學家合作。德國物理學家格奧爾格·里赫曼曾被批準在圣彼得堡科學院從事研究工作,后被選為院士,羅蒙諾索夫就樂意與他一起從事電氣和大氣電方面的研究。1753年的一個雷雨天,里赫曼加緊實驗,結果因球狀閃電沿著儀器導電而喪命。羅蒙諾索夫為此深感痛惜,并竭盡所能,利用其所有影響,使里赫曼的遺孀和孩子們的生活得到充分保障,讓這位可敬的科學殉道者得到安息。

從監獄回到科學院后,羅蒙諾索夫被授予教授學銜,開始繁忙的著述活動:把克里斯蒂安·沃爾夫的名著《實驗主義研究》譯為俄語和拉丁文,撰寫關于電學、氣候冷熱變化、空氣彈力等一系列論文。終于有了自己的實驗室后,他更是忙個不停,在3年內進行了4000多項化學、物理實驗,寫了更多的論文。

為了產生俄國自己的柏拉圖和牛頓,羅蒙諾索夫格外重視教育。在創辦莫斯科大學后,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業,以辦學為樂,以傳播知識為幸福,努力把該校辦成一個與國家生活緊密相關的高等學府。由于他年輕時的親身遭遇,他也一心把該校辦成俄國歷史上第一所不論出身與貧富,只要是有才華的年輕人都可以考取的大學。

如今,在麻雀山上的莫斯科大學大廈前,豎有一尊羅蒙諾索夫的全身雕像,他右手執羽毛筆,左手拿紙,似乎要寫下美麗的詩句。他臉含微笑,目光炯炯,迎送著熙來攘往的學生。 如今每年有4萬多名學生在莫斯科大學就讀,其中包括5000多名來自80多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

大學者也好,大知識分子也好,其平素生活往往簡單、樸實,羅蒙諾索夫即以勤奮而平實的生活著稱。盡管他是大名鼎鼎的博學者,卻從不講究衣著。有一次,有個穿著入時卻不學無術的德國人看到他衣袖肘部有個破洞,便挖苦說:“在你衣服的破洞里,我看到了你的博學。”羅蒙諾索夫回敬道:“先生,在此我看見了另一個人的愚蠢。”

不知歌德有沒有聽說過羅蒙諾索夫的這個故事,他也有類似的經歷。有一次,歌德在公園散步,在一條小徑上遇到一個全盤否定他的“文學批評家”,狹路相逢,四目相對。傲慢的批評家說:“我決不給一個傻瓜讓路。”歌德莞爾一笑道:“我正好和你相反。”說完便往路邊一站。這一笑一答,與羅蒙諾索夫的回敬有異曲同工之妙。世界上也真有一些人,往往要在智者、賢達面前顯現其愚蠢和傻氣。

羅蒙諾索夫平時每天離開家,離開建于他家花園里的實驗室,要去的地方就只是科學院或莫斯科大學。他很少出門交際、應酬,平時身邊只有家人和幾個知友,但他成就輝煌,名聲在外,享譽國際。

 

關閉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大運新城國際大學園路1號

電話:0755-28323024

郵箱:info@smbu.edu.cn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版權所有 - 粵ICP備16056390號 - 粵公網安備44030702002529號

返回頂部
香港六合彩85期开奖结果| 威尼斯人娱乐场钓鱼网站 | 大发888娱乐城casinolm0| 瑞博网站| 金赞百家乐现金网| 百家乐盈利分析路单| 澳门百家乐技巧皇冠网| 总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博赌场| 租房做生意如何注意风水问题| 百家乐波音平台开户导航| 澳门百家乐官网出千吗| 皇冠百家乐客户端皇冠| 台东市| 百家乐官网一拖三| 明珠娱乐开户| 做生意门朝哪个方向好| 蓝盾百家乐代理打| 百家乐网站那个诚信好| 百家乐赌场代理荐| 百家乐小型抽水泵| 大发888心得| 百家乐官网作弊内幕| 百家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世界| 百樂坊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福海县| 百家乐最新道具| 百家乐官网注册| 淳化县| 做生意人的风水| 百家乐官网胜率在哪| 古蔺县| 百家乐正品地址| 伽师县| 真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网站程序| 威尼斯人娱乐怎么样| 百家乐官网凯时娱乐网| 镇远县| 乐宝百家乐官网游戏| 百家乐官网网址|